胃下垂该怎么锻炼,胃下垂怎么锻炼纠正?本文共(366字)

点击量:6846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2-05-17 23:12作者:关晓彤

胃下垂该怎么锻炼,胃下垂怎么锻炼纠正?本文共(366字)

胃下垂患者应该加强体质的锻炼,尤其是注意腹部肌肉的锻炼,腹肌锻炼不但能够增强腹肌的肌肉力量,同时也能提高胃本身及内脏韧带的紧张度。那么胃下垂该怎么锻炼好呢?


仰卧起坐

1

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起,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经常练习可预防胃下垂。

胃下垂该怎么锻炼,胃下垂怎么锻炼纠正?本文共(366字)

仰卧挺胸

2

仰卧床上,以头和推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每天坚持练习就能有效缓解胃下垂。

胃下垂该怎么锻炼,胃下垂怎么锻炼纠正?本文共(366字)

仰卧抬臀

3

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两脚掌蹬在床上,臀部尽量向上抬起,停两三秒后放下。每天早、晚各做5—10次。本法可缓解胃下垂。

胃下垂该怎么锻炼,胃下垂怎么锻炼纠正?本文共(366字)

举腿动作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症。主要体征是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那么怎么预防胃下垂呢?


注意饮食细节

1

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汤水及吃体积大、难消化的食物。由于过多地喝汤水和吃体积庞大、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胃部的容积重量,导致胃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加重下垂的程度

要加强体育锻炼

2

增强腹肌的肌肉力量和收缩功能有利于防止胃下垂,所以,对于常年开车的人来说,多做仰卧起坐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腹肌松弛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还应尽量不要多次做腹部的手术,积极治疗消耗性疾病。另外,可以经常做的体育运动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

人在饭后因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需要给胃肠大量供血,但是,饭后的剧烈运动会使血液往运动的肌肉中流动,直接造成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这样不利于消化和肠胃的健康

细嚼慢咽

胃下垂是内脏下垂最常见的疾病。正常人的胃呈牛角形,位于腹腔上部。如果胃由牛角形变成鱼钩形垂向腹腔下部,出现食欲减退、饭后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即患了胃下垂。那么胃下垂该怎么治疗,胃下垂的拔罐位置示意图有哪些呢?


胃下垂拔罐位置示意图

1

百会穴

1.百会穴位置: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属人体督脉。

2.百会穴取穴方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

3.百会穴功效

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百会穴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脾俞穴

1.脾俞穴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脾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脾俞穴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胃俞穴

1.胃俞穴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2.胃俞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3.胃俞穴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中脘穴

1.中脘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脘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中脘穴功效: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气海穴

1.气海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气海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气海穴功效: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胃下垂拔罐怎么治疗

2

首先用艾条灸百会穴,灸5分钟,然后采用抽气罐法吸拔百会穴;再用单纯火罐法吸拔各穴,留罐15分钟,隔日1次。亦可采用刺络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上述穴位,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穴位上,留罐5~ 10分钟,隔日1次。

胃下垂的症状

3

胃下垂是胃体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位置,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患者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 嗳气、 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患此病者,多为瘦长体型,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体乏无力、食后胀满、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

胃下垂生活护理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