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

点击量:82013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3-01 09:45作者:黄彦铭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孔雀尾巴僵硬不摆动,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我的孔雀鱼为什么尾巴都紧闭了

2、我的孔雀鱼尾巴不动了,不过还活着就是尾巴不动也不游动,一开始是在

3、孔雀鱼尾巴展不开,也尖尖的不吃东西

4、孔雀鱼的尾巴为什么展不开了

5、孔雀鱼弯着背缩着尾巴一副游不动的样子是得了什么病?

6、孔雀鱼尾部变粗变硬,已经游不动了,怎么回事?

我的孔雀鱼为什么尾巴都紧闭了

这是孔雀鱼小鱼患病了~针尾病。

新生的小鱼在水体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极易得针尾病,而且这针尾病处理不及时或是不当,往往是一群鱼都会得病而死。可以说,疾病方面,针尾病是孔雀鱼小鱼苗夭折的头号杀手。所以我们对待针尾病要格外重视,极其细心留意观察。

孔雀鱼的小鱼时期,我们最好不要大量换水,等小鱼苗稍大一些可以隔两三天换一小部分水,换水频率和量都要格外小心;另外就是密度不能太大,特别是繁殖盒里,你可以每天把孵化盒提起来一次,就相当于换水了。还有温差也得注意点不要超过2摄氏度

细心点观察,每天都要观察。如果发现缩尾,立即停喂食,缓慢升水温,换少量水。如果已经针尾的,立即捞出来隔离。有针尾的孔雀鱼鱼苗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捞出来晒太阳,如果晒到水变绿水了,针尾很有可能会自愈。

养孔雀鱼很简单,但是也不能大意,特别是小鱼苗一定要仔细耐心观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像针尾病,一个不小心就出现,按照我说的,及时准确处理完全可以治愈。

我的孔雀鱼尾巴不动了,不过还活着就是尾巴不动也不游动,一开始是在

这是细菌性的白点,缩尾说明鱼很不舒服,要尽快治疗,要不有可能感染全缸,现在是有的没有发病时说明这鱼的体质好,如果细菌繁殖过多的时候估计别的也就一样是这个症状了

现在只能靠放粗盐进行简单的杀菌,没有事的,以后勤换点水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

孔雀鱼尾巴展不开,也尖尖的不吃东西

您的孔雀鱼很可能得了 缩尾与针尾病

现象:孔雀鱼尾鳍夹角明显变小,严重时缩成一锥形,鱼只不断地摇动身体,喜聚集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病鱼不会很快死掉,但影响摄食及发育。

病因:鱼缸水体狭小、鱼只拥挤,残饵较多,换水不勤,因而大量滋生水霉菌致病。

易感鱼龄:10日龄内的鱼苗、一~二个月大小的分缸鱼。成鱼较少感染。

治疗:用海宝牌水霉净,按照说明下药。或用海盐治疗,全缸泼洒饱和盐水(每升饲养水加一毫升饱和盐水。提高水温到28~30度。如有必要还可以下黄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需要补充的是,除了水霉感染,还有几种细菌感染也可造成夹尾:

1、粘连:尾部夹角缩小,摆动异常,整个尾巴似被涂上了一层浆糊然后晾干的样子,除了打不开,还变得较“硬”,部分鱼很快趋于衰竭,出现头向上尾向下竖立水中、缓慢下沉的状态,这是一种细菌病,应使用治疗细菌病的药物治疗。

2、尾鳍边缘溶化:尾鳍边缘似被开水烫过、溶解、边缘膨起松开,呈乳白色,患该病的孔雀也会出现夹尾和轻微的摇动身体,容易和水霉病混淆,不同的是摇动的程度轻许多。此病也应使用细菌药治疗。

3、混合感染:是指细菌病和水霉病混合感染,此时仅按照治疗水霉病的方法治疗,不见效果,甚至还会更加严重,所以正确诊断也很重要,混合感染可采用混合药物治疗。

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

孔雀鱼的尾巴为什么展不开了

首先是买回来新鱼没过水,鱼对新水质不适应或者水温不适应,就会缩鳍夹尾,状态不好。

如果温度过低或者温差过大,鱼不喜欢游动,喜欢沉底。

其次是烂肉,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买回来的鱼携带病菌

2、水没有晒过

3、鱼缸没有消毒开缸

4、残饵过多,水质败坏

5、没有加温棒,或者大面积换水造成温差大,鱼得了白点病。

螺爆缸是无法避免的,勤换水减少光照降低水里面的藻类生长,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螺的繁殖。

建议购入新鱼之前先开好缸、养好水,水要晒足2、3天爆氯,购鱼后要过水,鱼袋里面的水要全部丢掉。热带鱼的适应水温多在18-28度之间,尽量选择24-26区间。40以下的小缸2-3天换1/3水,大缸可以根据情况延长时间

这次先及时隔离病鱼,对症下药。原缸逐渐改善水质定水,停食静养。

孔雀鱼弯着背缩着尾巴一副游不动的样子是得了什么病?

孔雀鱼弯着背缩着尾巴一副游不动的样子可能因素及处理方法如下:

1、水温超过高或过低,鱼不舒服。须调整稳定水温在22-26之间;

2、水质pH值过高或过低,鱼不舒服。须调整稳定酸碱度在6.5-7.5之间;

3、水质硬度值过高或过低,鱼不舒服。须调整稳定硬度在350-700ppm之间;

4、自来水困水不当,余氯超标鱼不舒服,可放大苏打;

5、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缺氧。须气泵增氧;

6、过滤系统设置不当或处理能力不匹配,造成氨氮、亚硝酸盐中毒,须大量换水;

7、致病菌、寄生虫感染。须针对原因对症下药。

孔雀鱼尾部变粗变硬,已经游不动了,怎么回事?

其实,那也是变窄了。

小孔雀鱼尾巴变窄其实是患上了针尾病,这种针尾病在孔雀鱼的鱼苗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如果不注意可能导致鱼苗全部死亡,令人惋惜!针尾病的发病症状:肉眼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尾鳍缩在一起,即尾鳍的展开夹角明显变小,游动不正常,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或者浮于水面,晃动身体但不向前游动,摄食量减少,最后死亡。对于稍大的鱼体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可看到尾部或者头部皮肤表面有一层白翳似的东西覆盖。

一般情况下,导致小孔雀鱼尾巴变窄患上针尾病是由于其生存的环境不适而引起的。以下这三种 情况都会造成小孔雀鱼尾巴变窄:

1,相对狭小、鱼只过多的水体,当水质变差、水体混浊、残饵粪便较多时,易发此病。

2,水温变化大时,包括水体的温度和室内温差,易发此病。

3,短时间内注入大量新水,也是造成针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小孔雀鱼尾巴变窄如何治疗?

小孔雀鱼患上针尾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发现的及时还是可以治愈的。对于刚患病的小孔雀鱼,可以捞出放到大缸中单独饲养,加入少量粗盐或青霉素,喂食鲜活水蚤,加强过滤使水循环起来,强迫鱼苗游动,一周内可以治愈。

小孔雀鱼尾巴变窄如何预防?

1、降低密度:水族箱要大,鱼要少,鱼苗的密度不可太大。一般来说30cm×30cm×30cm的鱼缸,放养鱼苗的数量最大为50尾,也就相当于一窝鱼苗的数量。

2、稳定水温:发生针尾病的水温都不是很高,一般在26度以下,所以我们要把水温控制在29~30度。水温26度与30度的差别是巨大的,用手试水也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区别,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速度也是明显不同的,30度水温时的鱼苗摄食量明显增加,活动量很大,免疫力较强。如果室内温度与鱼缸内的温差较大,就不要充氧了,冷空气也容易引起针尾病。

3、水流的速度要高:这一点要根据鱼的品种而定。你养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动的水里出产的鱼你总不能用大水去冲它们吧?这里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尽量的将循环水流搞大一点。以模拟自然的水流状况。

4、稳定水质。坚持每三到七天换一部分水。老水固然是养好鱼的关键,新水对鱼及水草的新陈代谢的刺激作用却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残饵和粪便较多时抽出即可,蓄水以老水为最好或者晾晒5天以上的水,切忌不要大量添加新水,待蓄水保持与缸内水的温度平衡,蓄水时避免水流冲击到鱼苗身体。

上面的内容就是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的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孔雀鱼尾巴僵硬不摆动怎么回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

    2023-03-01阅读:13
  • 汤圆怎么煮不破(汤圆怎么煮不破皮不露馅)

    朋友们好,陈贞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汤圆怎么煮不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水开后再放汤圆。2、从冰箱拿出来的汤圆表面冻得僵硬,不可以直接放进冷水中加热。提前

    2022-10-20阅读:1
  • 拉伸运动有什么好处(拉伸运动有啥好处)

    朋友们好,林孟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拉伸运动有什么好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缓解运动后身体酸痛由于运动后乳酸堆积在体内的原因,运动后的2-3天会出现肌肉酸

    2022-10-06阅读:0
  • 鞋子内侧硌脚怎么办(鞋侧面硌脚怎么处理)

    朋友们好,唐欣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鞋子内侧硌脚怎么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磨脚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僵硬的。可以不停的把磨脚的地方捏捏,使其柔软,与旁边连

    2022-10-04阅读:0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