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化痰祛湿的中成药(化痰祛湿的中成药)

点击量:2912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2-03 10:32作者:秋天

下面和各位分享化痰祛湿的中成药的知识文章,同时也会对益气健脾化痰祛湿的中成药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御书网止咳从类的药

2、糜烂性胃炎中药方?

3、中医说我体内寒湿重,该怎么祛除?

4、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丸剂怎么写

御书网止咳从类的药

①通宣理肺丸:主用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外感风寒咳嗽。

②止咳宁嗽胶囊: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③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④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2.风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④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⑤小儿咳喘灵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3. 风燥咳嗽

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②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4.痰湿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橘红痰咳液: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

②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胸脘满闷。

③桂龙咳喘宁片: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④二陈丸:用于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5.痰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应选用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二母宁嗽丸:多用于痰黄不易咯出,胸闷,咽痛胸闷气促、久咳不止。

②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③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④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6.肺气虚咳嗽

常表现为咯痰白、稀,气短,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定喘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人参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②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③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7.肺阴虚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声短促,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应选择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②虫草清肺胶囊:用于气阴两虚,痰多,气喘胸闷,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③养阴清肺丸: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益气健脾化痰祛湿的中成药(化痰祛湿的中成药)

糜烂性胃炎中药方?

糜烂性胃炎患者可以服用的中药方有很多,常见的有茯苓饮、香砂养胃丸等。

1.茯苓饮:茯苓饮是由陈皮、茯苓、白术以及党参等中药组成,这个药方具有健脾、化痰和祛湿等功效。对治疗糜烂性胃炎有很大的效果

2.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由豆蔻、陈皮、木香和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减少酸水、缓解胃痛和呕吐的功效。

患者平日里要注意三餐规律,不可暴饮暴食,不可食用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以上的中药方虽对糜烂性胃炎患者有效,但是不可自行服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

中医说我体内寒湿重,该怎么祛除?

去除体内寒湿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忌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食物。中医认为肥甘厚腻,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导致痰湿内生,日久湿邪困脾,导致脾失健运,造成脾湿,加重人体的湿气。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出汗运动可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脂肪代谢,达到祛湿除湿效果。

第三,可以运用具有健脾,利湿,祛湿,化湿以及醒脾化湿作用的中药辩证调理,清除体内湿气。常用藿香正气散,二陈汤,三仁汤,小半夏汤等方药,温中健脾除湿。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丸剂怎么写

中医执业医师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 辅导精华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医学教育网2019-05-12

大号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临近,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chǐ)桔梗汤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wēirúi)汤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gé)散合加减泻白散

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二)缓解期

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一)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xiè)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痫病

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十、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一、呕吐

(一)实证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二、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十三、泄泻

(一)暴泄

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二)久泄

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十五、便秘

(一)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二)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十六、胁痛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十七、黄疸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健脾和胃,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十八、头痛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十九、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

4.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二十、中风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二)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

2)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

3)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

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三)恢复期

1.风痰瘀闭: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

2.气虚瘀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上面的内容就是化痰祛湿的中成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益气健脾化痰祛湿的中成药、的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