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点击量:420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2-05-26 14:49作者:井弘坤

王菁娥网友提问: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优质答案: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呢?让小编来先容一下吧。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事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由于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玄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收留菊’。无处无之”。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回。”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代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本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尽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由于生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冷驱毒。古人以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往灾。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玄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奠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的习俗)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玄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扩展资料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玄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奠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回真,一元肇始,古人以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总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以上就是重阳,重阳节,茱萸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 五彩绳编织方法,守护手绳图教程

    五彩绳是一种用五种颜色的绳子编织成的手绳,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五彩绳的寓意是“四季平安,长命百岁”,因为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和中和,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五彩绳也有“驱邪避凶,保佑平安”的

    2023-03-14阅读:10
  • 双色金刚结手绳的制作方法和图解,端午节佩戴五彩手绳的寓意

    手工编织的手链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的饰品,它可以表达自己的喜好,也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端午节佩戴长命缕手绳可以祈求平安和吉祥,而金刚结手绳则有辟邪和护身的意义。今天,我要

    2023-03-13阅读:15
  • 五彩手绳编法图解,简单中国结手链做法

    五彩手链是一种富有民俗色彩的手饰,它有着多重的寓意和习俗。 一方面,五彩手链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它象征着祈福纳吉,驱邪迎吉,祛病延年。 五彩手链的颜色分别代表了五行、五方、五兽等神秘的力量,可以抵御

    2023-03-13阅读:9
  •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北方和南方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朋友们好,曹欣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南方春节的习俗:贴对联。南方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寓意新旧交替;

    2022-10-19阅读:2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