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生病了能自愈吗(金鱼生病的症状的图片)

点击量:848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2-23 09:54作者:张玉松

下面和各位分享金鱼生病的症状的图片知识文章,同时也会对金鱼生病了能自愈吗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锦鲤生病了,请看图片,应该是至少两种病,求教专家,该如何处理

2、口丝虫病是金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的金鱼会出现哪些症状?

3、锦鲤生病了都有什么现象

4、我们家金鱼病了,不知道什么病(有图)。

锦鲤生病了,请看图片,应该是至少两种病,求教专家,该如何处理

细菌性烂尾、烂鳍症

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

穿孔

穿孔:病鱼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病鱼的体表,以开始的红斑到随后的皮肤肌肉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和穿孔为特征。发生部位可在胸部、腹部和尾部的两侧、头后背侧、鳍条基部等处,以躯体两侧最多见。在一尾病鱼上少则有1-2处病灶,多的可达7-8处。最初是在体表出现的黄豆大的红斑,这种红斑逐渐扩大,红斑处皮肤红肿、鳞片松动,基部充血。随后表皮糜烂,鳞片脱落,露出充血、出血的真皮,接着真皮也坏死溃烂露出肌肉,肌肉发生溃烂后留下坑状的溃疡灶。溃疡的大小、深浅不同,小的0.2-0.3×0.2-0.5厘米,大的可达2~5×2~6厘米,浅的溃疡深度仅0.1厘米左右,深的可达0.6厘米。溃疡灶内由于组织的坏死程度不同,因而溃疡面高低不平。溃疡的形状有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边缘不整齐,灶内有不规则的出血区,在一些陈旧性的溃疡灶内有水霉寄生。溃疡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红、肿胀、鳞片竖起。已经形成溃疡的,最后多向穿孔发展,肌肉彻底坏死烂掉,穿通体壁,形成穿孔,暴露出体腔和内脏,水很快涌入体腔,引起病鱼死亡。穿孔的形状多为类圆形,小穿孔的直径1~2厘米,大的2-4厘米,在一尾鱼上一般仅有一个穿孔,穿孔处可见残存的骨刺。发生在尾部的溃疡则溃烂至露出骨骼。有的病鱼可见眼球突出。体表变化比较严重的病例,可见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充血、肿胀、质地脆弱,鳃丝及肠粘膜上附有较多的粘液。

防治方法:1.鱼种进箱前或下塘前,用10ppm漂白粉或20ppm高锰酸钾浸洗10-15分钟消毒鱼体。2.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鱼体。

浸洗药物:(1)食盐:每50公斤水加食盐1.5公斤,浸洗5分钟。(2)高锰酸钾:20ppm浸洗10-15分钟。(3)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用药0.3克,浸洗1-2小时

涂抹药物:(1)四环素或金霉素消炎油膏涂抹鱼体患部。(2)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用凡士林调合,抹于鱼体患部。

幼鱼的脊柱弯曲常常是由于身体内的寄生虫或者是基因缺陷造成的,而对于大鱼来说原因则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

疖疮病

疖疮病:在鱼体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如人类疖疮病相似的脓疮。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的两侧。

典型的症状是:在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随着病灶内细菌繁殖增多,病情发展,肌肉组织溶解、出血、渗出体液、细胞游离,里面充满脓汁、血球和大量细菌。患部软化,向外隆起。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隆起的皮肤先是充血,以后出血,继而坏死、溃烂,形成火山口形的溃疡口。切开患处,可见肌肉溶解,呈灰黄色的混浊或凝乳状。

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患处真皮发生肿胀、变性、充血、出血,但尚未坏死。病灶中心的骨骼肌纤维完全解体,在其中可看到大量杆菌、脓液及少量已坏死、解体的炎症细胞。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不清,细菌在组织内蔓延扩散,大量炎症细胞弥漫地浸润于组织间隙,脓性渗出物沿着较疏松的组织间隙扩散,为渗出性炎中的弥慢性化脓性炎,即蜂窝织炎。

诊断: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即可作出诊断。有些粘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也可引起体表隆起,患处的肌肉失去弹性、软化及皮肤充血(如鲫碘泡虫寄生在鲫鱼头后部的背肌中)。区别这两者,必须用显微镜检查病灶中心处的压片,前者可看到大量杆菌无粘孢子虫寄生,后者则相反。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

2、用漂白粉挂篓;

3、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4、用磺胺噻唑喂鱼。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量减半。药物与面粉拌和投喂,连喂6天;

5、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呋喃唑酮5克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15-20天;

6、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盐酸土霉素5-7克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10天。

松鳞病

松鳞病: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著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当水质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金鱼、锦鲤常患此病,每年春季较流行,在热带观赏鱼中,攀鲈科、斗鱼科和鱼将鱼科等泡沫卵生鱼类常患此病。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疗方法: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的氯化钠溶液与日俱3%碳 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口丝虫病是金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的金鱼会出现哪些症状?

第一,鱼会出现呼吸困难。

这种疾病其实就是一种寄生虫病,比较严重的部位,除了鱼的皮肤以外,其实剩下的就是鳍和鳃丝边缘 ,这些地方会出现较多的寄生虫。这些部位其实对于鱼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这些寄生虫没有及时的处理,那么就会让鱼呼吸非常的困难。毕竟鱼腮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进行呼吸换气的,这个地方有了寄生虫的存在,直接就会影响到鱼的呼吸。

第二,游动也非常的缓慢。

因为有了寄生虫的存在,该鱼的皮肤和一些部位上面都有一些寄生虫,所以游起来就会特别的缓慢,毕竟增加了鱼自身的一个重量。当鱼的各个部位都有寄生虫,那么鱼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来提升自己的福利和油的能力,但是有了寄生虫的出现,往往会让鱼呼吸困难乏力,自然游动就会变得缓慢的多。

第三,变得消瘦乏力。

没有寄生虫的鱼往往比较健康,往往流动的比较快,非常的敏捷。但是有了寄生虫的感染,那么这种鱼类它们大量的营养都会被寄生虫给汲取,而且鱼的身上有很多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发炎以及渗出一些粘液,会消耗掉鱼类的大量营养以及引发鱼的局部感染和发热,所以鱼自然就会变得很瘦,而且也非常的乏力。

第四,外观可以看到一些乳白色的花斑点和病变。

有了寄生虫的侵袭,那么鱼的皮肤上面会有一些斑点,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病变和红肿的皮肤。因为寄生虫会啃咬鱼的皮肤,这种啃咬的方式会使鱼的皮肤出现红肿,所以此时此刻的鱼外观是比较难看的。一旦鱼得了这种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让鱼恢复健康。

锦鲤生病了都有什么现象?

锦鲤生病了有以下几种表现:

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

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

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

拓展资料:

防治方法

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

2、产卵池要挖除污泥,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

3、每立方米水体用氯霉素50克,浸洗病鱼24小时。(氯霉素为禁用渔药)

4、对患病鲤鱼,每尾体重150~400克个体,注射土霉素3毫克。

5、每千克饵料中加土霉素1.8克做成颗粒饵料,每50千克鱼每天投喂颗粒饵料1.5千克,连喂8天。

6、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

百度百科,鱼病

我们家金鱼病了,不知道什么病(有图)。

竖鳞病。如果鱼体腹部充血发红的话就是竖鳞病与赤皮病两种病的综合症。不过能初步肯定你的鱼得了竖鳞病。从图上看只有部分鳞竖起,属于早期症状。病鱼表现有:眼球突出,游动缓慢,鳞间与鱼鳍充血。用手轻轻挤压竖鳞部位会有体液伴随血液排出。病严重时会导致鱼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该病属细菌感染,所以治疗手段以杀菌为主。一般针对此病采用含有效氯的药剂,漂白粉就行,这比较容易买到。根据有效氯含量进行鱼缸遍洒:60%有效氯的配比:1立方米用0.5-0.6克;30%有效氯1立方米用1-1.2克,一般漂白粉就是含有效氯30%。

金鱼生病了能自愈吗(金鱼生病的症状的图片)

以上就是金鱼生病的症状的图片和金鱼生病了能自愈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图片症状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