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名称)

点击量:212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2-08-28 16:10作者:李欣怡

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名称)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林乃文网友提问:

关于孟子成语故事

优质答案:

一、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往,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看,官员进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逐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口语]过往孟子小时候,父亲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进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逐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二、孟子休妻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节,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节,不是妇人不讲礼节。《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进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御。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往,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节,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节。”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熟悉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三、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尽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以上就是孟子,的人,始作俑者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努力就是光,成功就是影。没有光哪儿来影?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